失智症

失智症

失智症是因为大脑细胞的退化速度比正常老化快速所造成的; 它不是正常老化的过程之一, 也不是因为年老了就必定会发生的情况。

在我国60岁以上的年长人士当中,4.6% 患有失智症;而年龄越大,患病风险越高。

 

征兆

最初的征兆常被误认为是普通老化,但是进行详细的检查后可能会发现带有轻微的认知困难。

初期阶段的征兆包括:

  • 经常弄丢东西 (尤其是钥匙,身份证之类的重要物品)
  • 工作上的表现可能逐渐下降
  • 比较难以进行比复杂的钱财管理任务
  • 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或谈话内容 (长期记忆受到的影响比较少)
  • 重复问题,、句子或故事
  • 忧郁,对自己的爱好失去兴趣

在失智症的初期阶段时,个人的自我照顾及社交能力仍然保留着。

诊断过程

失智症必须让医生正确诊断,并且排除其他症状类似的病况。这些可能纠正的因素就包括:甲状腺(Thyroid) 功能减退症(体内甲状腺荷尔蒙少于正常水平),缺乏维生素B12,以及忧郁或紧张。

诊断的过程包括聆取临床病史、亲人的附带病史,行为评估还有精神心理检验。如果需要,验血还有脑部扫描也有助于排除以上可能纠正的因素。采用临床历史,检验与适当的验血或扫描,医生便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、甚至分辨不同类型的失智症 (如:阿茨海默症、血管性失智症 、额颞叶型失智症 等)

行为和心理症状

随着时间,失智症的症状会逐渐退化。行为上的症状也时常在中期阶段出现;这些症状包括:

  • 幻觉
  • 妄想
  • 多疑
  • 睡眠问题
  • 徘徊
  • 不断地寻找或藏东西

失智症能不能医疗呢?

目前,现有的治疗药物主要能够延缓失智症病情恶化、帮助控制行为和心理上的症状及改善或保持自我照顾能力。

另外,针对阿兹海默病的失眠、忧郁、幻觉、妄想等的行为上症状,也有剂如抗抑郁症药物可以対症。

非药物治疗也是另一个关键的方面,尤其是对于行为和心理上的症状。因为每个失智症患者的症状会因人而异,所以关键在于医生建议的非药物治疗必须要以患者的情况而个性化。